【理响中国·薪火“燃”青春】延安时期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时代启示
11-24 HaiPress
作者:杨路(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国际战略研究院讲师)
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,也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的关键阶段。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和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,追溯当时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光辉成就,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,在这一时期宣传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,对新时代做好党的思想文化传播工作仍具有重要启示。
延安时期是党思想文化事业大发展的黄金阶段。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,毛泽东同志发表重要讲话,明确指出:“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,首先是为工农兵的,为工农兵而创作,为工农兵所利用的”。这一思想不仅确立了文艺的政治方向,也奠定了党的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。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,延安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形成了诸多宝贵经验。
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。延安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,在田间地头唱《南泥湾》,在窑洞舞台上排演《白毛女》,在村口演绎《兄妹开荒》。党和边区政府通过成立剧团、秧歌队、社火队等文艺团体,多渠道、多层次拓展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载体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把革命信念和党的政策转化为大众化语言,实现了思想传播与群众情感的深度共鸣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