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距离在月球盖房更近一步 “月壤砖”完成太空实验
11-26 HaiPress
日前,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“月壤砖”样品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。这批编号R5样品单元共34块“月壤砖”,总重约100克,在太空中经受了一年的极端环境考验,包括太空辐射、大温差等。科研人员经过开盖检测,确认这些“月壤砖”的状态良好。

“月壤砖”的太空之旅主要验证了力学性能、热学性能以及抗辐射性能。这批模拟“月壤砖”由科研团队根据真实月壤成分配制出模拟材料,采用热压烧结、电磁感应烧结和微波烧结三种工艺制成。其中,真空热压烧结方式需要先将模拟月壤称重并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,然后在真空热压炉中加上隔热设施后升温烧结。

“月壤砖”拿起来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,但其抗压强度是普通红砖、混凝土砖的三倍以上,相当于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能承受1吨多的重量。要在月球表面建造房屋,“月壤砖”还需经受温度剧烈变化、宇宙辐射、微陨石撞击及月震等多重考验。月昼温度超过180℃,月夜则降至-190℃,这对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、热学性能和抗辐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。

送模拟“月壤砖”上太空是为了探索如何在月球上造出适宜的建筑基石。我国已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月壤打砖机,可在月表就地取材打印出不同规格大小的月壤砖,为月球基地建设奠定基础。未来月球科考站建设的关键在于利用月壤、太阳能、矿产等月面资源,通过机器人像“搭积木”一样实现原位建造。专家表示,未来若干年后,中国的月球基地可能就是由这样的月壤砖逐步堆建而成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